中医科普宣传当关注受众思维方式

来源
中国中医药报
时间
2010-05-10

李恒领 北京市大兴区

以“书读百遍,其意自现”为理念的私塾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这种理念的形成,主要是受佛家、道家的面壁静坐,参惮悟道文化的影响。信奉这一理念的塾师们在传授知识时,要求学徒死记硬背,大量背诵,而对所传知识的含义,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内心感悟来把握。因为儒家重“师道尊严”,师生间很少有为理解而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通道。古人经过几年的私塾培训,能获得较强的悟性思维能力。而之后通过以师带徒模式进行的中医职业技能教育,同样也是悟性教育。在此模式下,师傅所展示给学生的,往往仅是“行为”和“结果”,而对“行为”和“结果”之间的“联系”或说是“行为”与“结果”之间的“过程”,则很少提及。对于行为与结果之间的“过程”或“联系”的理解与把握,同样要由徒弟自己来悟会。

只注重行为和结果者,可以成为耀眼的技术高手,而只有同时非常注重过程或联系者,才有可能创立重大科学理论。可惜的是,我们的先人只重视行为和结果而忽视了过程。

注重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现代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尚短,现代教育对逻辑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习惯的确立,是通过三个方式进行的:首先是非常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,教师们除了运用语言的启发诱导外,还采用示意图、实物模型等直观手段,并且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,开展互动、沟通和交流。这和确立了悟性思维的“书读百遍其意自现”的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其次是将概念、判断、推理、同一律、矛盾律、排中律等逻辑学的基本内容编入到基础教育的教材中,立场鲜明地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第三是在基础教育阶段,除了少量的人文知识外,大量的还是关于自然科学的内容。而现代自然科学理论都是逻辑思维的产物,所以,学生在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,逻辑思维也就悄无声息地深入到学生们的脑子里。一般地,经过十年的基础教育之后,人们的逻辑思维习惯也就建立起来了。

由悟性思维主导的中医基本理论,由于注重个体感悟,缺乏系统的整理,这就使已经习惯于逻辑思维的现代人,难于理解和接受,而人们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往往有一种天然的畏惧与排斥心理。如果中医的科普队伍能够了解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,有效地宣传中医,一旦社会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了、接受了中医学,则中医的科普也就事半功倍了。